网球肘

网球肘

概述:肱骨外上髁炎(external humeral epicondylitis)又称网球肘或桡侧伸腕肌肌腱损伤。该病与职业有关,多见于需反复用力伸腕活动的成年人,尤其是频繁地用力旋转前臂者易罹患。如网球、高尔夫球运动员,小提琴手、瓦木工人等。本病属于中医痹证范畴。

流行病学

流行病学:本病与职业有关,多见于反复用力伸腕活动的成年人,如网球、高尔夫球运动员,小提琴手、瓦木工人等。

病因

病因:因职业需反复用力伸腕活动,如乒乓球、网球中的“反拍”击球。泥瓦工、理发员、会计,以及偶然从事单纯收缩臂力活动工作的人,都会引起附着于肱骨外上髁部肌腱、筋膜的慢性劳损。

发病机制

发病机制:起于肱骨外上髁部的有桡侧腕长伸肌、桡侧腕短伸肌、肱桡肌、旋后肌等,主要功能为伸腕、伸指,其次使前臂旋后。当腕背伸或前臂旋后过度都会使附着于肱骨外上髁部的腕伸肌腱、筋膜受到牵拉而致伤。
    本病的病理变化较为复杂,常有肌纤维在外上髁部分撕脱,或关节滑膜嵌顿或滑膜炎,或支配伸肌的神经分支的神经炎,或桡骨环状韧带变性,或肱骨外上髁骨膜炎等。其局部反应多有充血、水肿,或渗出、粘连等。

临床表现

临床表现:症状往往逐渐出现。初始为做某一动作时肘外侧疼痛,休息后缓解,以后疼痛为持续性,轻者不敢拧毛巾,重者提物时有突然“失力”现象。一般在肱骨外上髁部有局限的压痛点,压痛可向桡侧伸肌腱总腱方向扩散。局部无红肿现象,肘关节屈伸活动一般不受影响,但有时前臂旋前或旋后时局部疼痛。晨起时关节有僵硬现象。因患肢在屈肘、前臂旋后位时疼痛常缓解,故患者多取这种位置。部分患者每在肘部劳累、阴雨天疼痛加重。
    密耳(Mills)试验阳性:即肘、腕、指屈曲,前臂被动旋前并逐渐伸直时,肱骨外上髁处出现疼痛。

并发症

并发症: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。

实验室检查

实验室检查:目前暂无相关资料。

其他辅助检查

其他辅助检查:X射线检查:X射线摄片一般无异常表现。病程长者可见骨膜反应,在肱骨外上髁附近有钙化沉积。

诊断

诊断:局部无红肿,肘关节屈伸活动一般不受影响,肘外侧疼痛,局部压痛明显,轻者不敢拧毛巾,重者提物有突然“失力”现象。密耳(Mills)试验阳性。即可成立诊断。

鉴别诊断

鉴别诊断:注意与肘部掌侧骨间神经卡压症鉴别。

治疗

治疗:临床可分为急性期淤滞型、慢性期僵凝型。急性期应使用颈腕带悬吊制动休息1~2周,后期配合手法治疗。治疗期间应避免拧衣物或大螺丝帽,注意防治结合。
    1.对早期或病程短者,应告知注意休息,以避免患侧腕部用力。
    2.局部湿热敷或外敷伤湿膏之类止痛、消炎药物,均可减轻症状或促进治愈。
    3.局部封闭  于痛点局部注射局麻剂、激素混合液,可收到明显的疗效。尤其是对病程较短的病例,注射1~2次即可治愈。顽固、慢性病例需隔1~3天反复施行局部注射,连续数次。所用药物除0.5%~1%利多卡因(或普鲁卡因)外,长效激素如泼尼松龙(强的松龙)、曲安西龙(康宁克痛、氟羟强的松龙)疗效更佳。
    局部注射的部位与疗效有着密切的关系,首先要选准痛点,用7号(1/2号)针头垂直刺入,直至骨膜,再稍许退针,回吸无血液后注药1ml。注药部位应在肌腱与骨膜附着处,注药时有阻力、患者感到胀痛明显者,效果最佳。切忌进针过浅,将药物注于皮下。病情严重,涉及前臂疼痛者,除上述方法在肱骨外.上髁处阻滞外,可沿旋前、旋后肌筋膜及痛点周围组织行放射状浸润阻滞。部分病例可于注药后7~8h,局部出现剧痛反应,呈灼痛、胀痛、沉重感。此时不必惊慌,可行一般对症处理,如局部干冷敷(热敷)、服一般止痛剂,或不做处理。数小时后即可缓解。
    4.手术疗法  该症绝大多数病例,经非手术疗法均能治愈,对极少数治疗无效者,痛苦较大,影响本职业的工作或生活十分不便时,可考虑施行前臂伸肌起点切开术。切除自伸肌总腱穿出的血管、神经束,或作桡侧腕伸短肌肌腱延长术。

预后

预后:预后良好,可以治愈也可自愈。

预防

预防:劳作前,进行功能锻炼准备,每天主动进行握拳、屈肘、旋前、用力伸直出拳等锻炼。劳作中不要经常冲冷水。避免外伤。

轻触这里
关闭目录

目录

Copyrights 2005-2022 导医网 版权所有